馬云商業(yè)太極哲學:欲將太極文化思想進行市場化
類別:最新動態(tài)
更新時間:2015-01-30
瀏覽次數(shù):2694
中醫(yī)太極網(wǎng)
馬云和他的“太極夢”
太極文化不僅是民族的,更是世界的。太極禪面對的市場,不僅僅局限在國內。期望有一天,太極能如印度的瑜伽、韓國的跆拳道一樣,創(chuàng)造一樣的商業(yè)價值,幫助中國樹立一種標志性的體育項目和文化。這是太極禪公司的夢想,也是馬云的夢想,
3月11日,馬云宣布將從5月起從阿里巴巴退休。但他身邊的人告訴記者:“馬云不會全部退休,他在把握集團的大方向的同時,還會有其他的夢想去追求?!?
馬云最近也表示,自己在功成身退后,還有“三大事業(yè)”:教書,做環(huán)保,練太極拳。
問“道”陳家溝
早在2011年4月,對武術和武俠一直感興趣的馬云,就成立了太極禪國際文化推廣公司(簡稱太極禪公司),希望將太極文化思想進行市場化、企業(yè)化運作。為了太極文化的推廣,馬云還力邀李連杰、太極大師王西安的兒子王占海加盟,共同組成太極禪公司的“三駕馬車”。
如今,打太極已成了馬云最重要的健身方式。他平時在辦公室經(jīng)常練太極,有時與下屬開會時,談著談著就可能突然站起來練一會兒太極拳。用他的話說,就是理理思路找找靈感。甚至有一次到印度,他到一家寺廟里打太極,還吸引了寺廟中的僧人跟學。
馬云對太極的迷戀,可追溯到大學時代。當初他就是在杭州西湖邊,跟一位陳老太太學過多年的楊氏太極。從此,馬云對太極越練越癡迷。
為了學到正宗的功夫,更為了從太極文化中汲取更多的智慧營養(yǎng),他決定到太極拳發(fā)源地——河南陳家溝,去尋求太極文化的智慧。
2010年4月,馬云約了李連杰、王中軍、沈國軍,還有華誼傳媒集團的編劇們,千里迢迢來到了太極“圣地”陳家溝。
在陳家溝,馬云見到了景仰已久的王西安。王西安何許人也?陳式太極第19代功夫傳承人,有極具傳奇的經(jīng)歷,在太極界有“實戰(zhàn)王”之美譽。
馬云向大師請教一個問題:“您與您的兒子,在太極上的造詣誰更高?”王西安說:“我雖然功夫很好,但是由于文化水平不高,表達不清楚,所以練習時走過很多彎路,是犯了無數(shù)次的錯誤后,才逐漸地感悟出來了。而我的兩個兒子卻很幸運,在我零距離的教導下,幾乎沒走過任何彎路,所以十幾歲時就開始打遍天下無敵手了?!?
其實,馬云來陳家溝,是想由太極文化探尋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之道。在聽到王西安的話后,他明白了一個道理:順風順水成就的是我們的事業(yè),而逆風逆水成就的則是我們的人。不管做任何事情,有些錯誤是必須犯的,而且越早越好。
如今在馬云看來,這兩種成長都是不可或缺的,如果之前是靠拍腦袋選對了方向,事業(yè)是發(fā)展了,人卻沒有成長——總有一天你會出錯,而且你越晚出錯,你的損失就越大。馬云從此有了一個想法,假如要寫本書的話,就寫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個錯誤。
同時馬云也認識到,任何企業(yè)在發(fā)展到或快到一個“頂峰”時,必須突破自己,尋找新的夢想支撐。越高的樹越需要根的營養(yǎng),越新興的企業(yè)越需要傳統(tǒng)的智慧。
對于企業(yè)家,尤其是那些成功的企業(yè)來說,最難的就是如何突破自我,如何保持一個反思的心態(tài),這也許就是馬云投奔陳氏門下的初衷所在。他是想超越過去,想在太極文化的精髓中,尋求自身境界的突破,開啟阿里巴巴的“超越之道”。
另外,馬云親自來陳家溝,更多的是想讓企業(yè)界、娛樂界的老板和明星們了解認識太極。因為他覺得西方整個企業(yè)管理體系,是基于基督教文化之上建立的基督教法制體系。如果要在中國好好做企業(yè),光學習西方的管理體系其實不夠,還需要強大的東方文化根源。
在馬云學習太極的數(shù)十年中,曾經(jīng)跟過9位老師。2009年,當王西安第三次來阿里巴巴教太極拳時,馬云決定在公司大力普及太極拳。目前阿里集團已有四五千員工受過正規(guī)的太極訓練,其中包括很多高管。公司太極隊還曾在國際太極拳大賽上榮獲集體賽冠軍。
太極管理經(jīng)
如今的馬云,早已把從太極文化中尋找到的智慧精髓,深入運用到阿里巴巴的管理之中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,阿里巴巴就是太極哲學思想在網(wǎng)絡時代野蠻生長的副產品。
馬云承認自己從太極中獲得了巨大快樂,無論從做人還是管理企業(yè)上。馬云之所以常年堅持練習太極拳,首先,是因為他早已認識到太極文化蘊含著中國古老的哲學思想,比如“虛靈頂勁,不偏不倚”的意思,“一羽不能加,蠅蟲不能落”的敏捷,這些不光對練習太極拳,對企業(yè)的經(jīng)營管理,也有很大的指導意義。太極拳是以拳術來表達太極思想,每一招都是既可攻又可守,在馬云眼里,任何招都是有解的,也就是說“沒有絕望的境地,只有對境地絕望的人”,他也明白了什么叫攻什么叫防,何時攻何時守。
其次,馬云認為,人想活得長,要少動,想活得好,要多動。人生和公司一樣,要想活得又好又長,就得練太極拳,慢慢動。當然,他還有更深層的思考。眾所周知,他是真拿企業(yè)文化當回事的。在他看來,如果要提升自己公司的管理,得講儒家文化;要提升自己的領導力,得講道家文化;要學習做人,看得更清楚,得講佛家文化。他相信在企業(yè)管理、社會治理的過程中,學會虛實結合、虛實變換,企業(yè)才能越來越好。
再次,他最欣賞太極文化中三個字:定、隨、舍。他認為,“定”就是一種企業(yè)的戰(zhàn)略定位和布局,即看清自己,看清未來,不管發(fā)生任何事情,都要鎮(zhèn)定面對;“隨”就是在發(fā)展中要因勢利導,即只有當有實力時,才懂得如何去靠別人,跟隨別人;“舍”
則是一種更高境界,要學會放棄,即能讓人看清自己,只有明白什么東西你一定不要,才能明白你要什么,也只有知道自己要什么,才能知道要放棄什么。如今的馬云,正從太極拳文化的“虛實”“動靜”“開合”“進退”中,把握著阿里巴巴的“方向”與“節(jié)奏”。
另外,練習太極要想練成天下第一,得遵循一個原則,那就是根基必須要穩(wěn)。穩(wěn)主要看步法轉換?;钆c不活在于步,靈與不靈也在于步。步法轉換得好與不好,決定了所能達到的功夫境界。這在馬云看來,其實就跟做企業(yè)一樣,必須確保企業(yè)發(fā)展穩(wěn)定的同時,才能去考慮發(fā)展得更快更好,如果沒有“穩(wěn)”這個前提,就談不上更快更好的目標。
事實上,馬云早已深入學習道家哲學。據(jù)馬云身邊人告訴記者:“在他自己的車里,經(jīng)常放著《道德經(jīng)》《莊子》,或其他古典著作?!?
如今,馬云不僅鼓動高管們嘗試“禁語”“靜坐”學習太極拳,而且也在勸導他們用“太極圖”來看世界。在馬云的感召下,企業(yè)家中郭廣昌、柳傳志、王均金等,很快都成為“太極粉絲”。
太極夢
馬云引退后,自然不會停下追夢的腳步。除了靜心考慮阿里巴巴大的發(fā)展方向外,他還要推廣太極文化,拍有關太極的電影。
2010年4月,馬云會同李連杰等到陳家溝除了問道外,還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,就是要在陳家溝拍一部有關太極的電影《楊露禪》。2012年9月,華誼拍攝了電影《太極之從零開始》,并已在全國公映。
除了拍電影之外,馬云認為市場化、企業(yè)化運作,同樣是弘揚太極文化的好方式。2011年4月,馬云和李連杰成立了太極禪國際文化推廣公司。馬云非常希望人能夠在整個社會的浮躁中靜下來、慢下來,在慢中體會快的道理。
何為太極禪?王占海告訴記者:“禪就是對生活的態(tài)度。天、地、人三位一體,就是太極禪。健康可通過練太極拳得到,而快樂可以通過修太極禪去獲得?!?
馬云的夢想是用5~10年的努力,把太極拳和太極禪展示給世界,將中國的哲學思想和生活方式,把健康和快樂帶給世界每個人。他更希望未來在紐約、歐洲等城市,都有中國人的太極禪俱樂部。為了這個夢,馬云與私交甚好的李連杰曾經(jīng)醞釀了好幾年。
在太極禪公司,馬云、李連杰、王占海組成公司的“三駕馬車”。作為靈魂人物的馬云只負責公司大的發(fā)展方向,李連杰則是公司全職的CEO,全權負責公司的管理運營。作為王西安拳法研究會副會長的王占海,則是負責太極文化產品和服務開發(fā)的技術總監(jiān)。
在太極禪公司里,這三個人可以說是“黃金搭檔”。馬云是一個經(jīng)濟奇才、網(wǎng)絡大亨,在商界的號召力毋庸置疑。而作為國際武打巨星的李連杰,對太極可謂熟之又熟。太極要發(fā)展,在國內找符號性代表人物,也非李連杰莫屬。王占海作為一個年輕的“太極王者”,全權負責太極套路、規(guī)則把關,以及相關產品、服務的研發(fā)。太極禪公司主要負責俱樂部運營、大型賽事及服裝、游戲和電影等衍生品的市場開發(fā)。
談及太極禪公司下一步的動作,王占海說:“太極禪公司主要滿足企業(yè)家等高端人群健身養(yǎng)生、單位培訓、個人休閑、文化旅游需要。我們將針對市場,對太極拳做簡單易學套路的改編,制定專業(yè)和業(yè)余選手的交手規(guī)則。等找到合適的機會,通過俱樂部的形式,向市場推出?!?
王占海告訴記者:“目前正在醞釀李連杰來河南談有關合作事宜,也打算去陳家溝、河北永年、湖北武當談合作。雖然陳家溝硬件上與永年、武當有差距,但陳家溝有軟實力的優(yōu)勢,畢竟這里是太極拳的發(fā)源地。”
近幾年,國內保健養(yǎng)生熱的興起,為太極拳的發(fā)展注入了希望。在大中城市,消費逐步向注重精神文化產品轉變,人們已接受了花錢買健康運動的理念,太極拳館在國內也逐步興起。盡管太極拳產業(yè)化道路坎坷,但如太極拳一般舒緩,太極拳的產業(yè)也是在慢熱中加速發(fā)展。
王占海還告訴記者:“太極文化不僅是民族的,更是世界的。我們面對的市場,不僅僅局限在國內。太極禪公司的夢想就是期望有一天,太極如印度的瑜伽、韓國的跆拳道一樣,能創(chuàng)造一樣的商業(yè)價值,幫助中國樹立一種標志性的體育項目和文化?!?
這是太極禪公司的夢想,也是馬云的夢想,更是中國太極文化界多年的期盼。